Search


有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「老地方」
不時會在我的夢境中出現。
  • Share this:


有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「老地方」
不時會在我的夢境中出現。

基於現實因素,我們幾乎把夢境屏蔽在白晝忙碌之外,然而夢境始終如實地呈顯我們內在的欲望和恐懼,像是從不放棄自己的朋友,日積月累儲存了大量的個人情報,這個情報的編碼和解密,完全操控在我們的潛意識裡,卻很容易被忽略。

如果真有所謂的超能力,我以為做夢以及夢的解析應該納入其中一項,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培養,反覆鍛鍊這些潛能。既然都做了夢,何不把它當成自己的礦源和能量?

就我個人來說,是夢境教了我如何看透人際關係的虛實,可以探測到肉眼所不能見,心眼悄然抵達之處,說來玄妙,總有一絲線索,細細牽連著夢與現實之間的距離,你信不信?

奇怪的夢境、驚奇、冒險式的夢境,經常被拿來當作寫故事的素材。只需要給夢一把梯子,讓它從飄渺的雲端滑到現實裡,就有源源不絕的靈感,可以自夢境的端點下載原始碼。

如果夢境能夠拓成一張立體的地圖,好想在其中標示出一路成長走過的軌跡,因為夢中總有些「老地方」像是會呼吸一樣,始終在這張地圖上某個街角或路的盡頭等待我的造訪,為我開啟全新的感官體驗,走一條通往奧茲國的金磚大道。

有些「老地方」讓我印象深刻,現實生活中也許並沒有那條街或那棟房子,但是一旦走入夢中街道,卻經常回到某個特定的「老地方」,甚至有種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感覺,彷彿前世曾經到過這裡。(假如真有前世的話,或許能找得到答案)

或許你也曾有過類似的體驗,
例如:我接下來要說的這兩棟房子。

它是位於廢棄工廠附近的舊公寓二樓,我經常是晚上回去睡覺,身份是個學生,半工半讀,從南部上來台北,公寓是和人分租的,進門左邊堆了一堆也不知是什麼的雜物,全都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,然後有一條長長的走廊,每個房間是用很差勁完全沒有隔音效果的三夾板區隔,房間的木門都附有霧銀色的喇叭鎖,門口隨意放置著拖鞋和外出鞋。

三夾板極薄,外觀看上去土黃色的,每隔十公分吧有一條一條的深褐色溝紋。然後,我總是就著微弱昏黃的15燭光燈泡,摸黑回到長廊盡頭的那個房間,掏出鑰匙開門,一張木床上墊著被褥,一張簡陋可以的木桌一個雜亂的衣櫥加上牆角的報紙堆,就是我蝸居的全部空間,兩坪大小的斗室,窒悶逼仄,一台不停轉動的小小電扇,讓空氣得以流動,我竟然在夢裡住了好多年。

最近一次夢到這個房間,時間上也真的隔了好長的一段時日,久到連我自己都記不得,幾乎快要遺忘了,但我似乎突然想起什麼,湧起一股衝動想回去再看一眼,儘管我沒有把握它是不是還在原來的地方。

印象中房子一直沒退租,房東也沒有向我催討租金,他人在國外,這棟房子交由他的一個堂哥管理,這個堂哥又在幾年前去世,房租照理說該拿給他堂哥的家人,但他們久久才來收一次房租,大概是找不到我,又連絡不上,所以一直沒有要求我繳納積欠的房租,多年以來,我始終沒回去,從前學生時代放在那裡的東西,依然原封不動擺在那裡,開門進去聞得到有些霉味。

不知道為什麼?在我的夢中,有顏色有嗅覺有觸感,甚至會有完整的對話過程,宛如活在真實世界般。我走進那個房間,扭開桌上的檯燈,想著從前在這裡念書種種回憶,隔壁好像也沒有繼續租給別人了,還是新的房客還沒有回來,我不知道。

在這個古老幾近荒廢的公寓裡,我感覺有個什麼東西失去了再也找不回來,但那會是什麼呢?一種刻苦度日的懷舊心緒,還是對於年少時光的追悔,如今什麼都消失了,當年的月曆和陳舊泛黃的偶像明星海報,還有用來提醒自己的記事板,都牢牢的貼在坑坑疤疤無修整的水泥牆面上,我坐在床沿把臉埋在雙手,巨大的沒來由的悲傷讓我不由自主地放聲大哭起來。

<老地方>之一
文/銀色快手 圖/京都大學吉田寮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著作《解憂書店:出租大叔的人生借問站》
View all posts